住1000万的房子,过月入1000的生活,你愿意吗?

浏览:1531 评论:12
2018-8-10 09:17:39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1000万水平的房产,也不是多壕的宅子,差不多相当于一二线城市的大三居或重点学区房,某种意义上算是“改善性的刚需”,主语还是落在“刚需”上,算不上真正的奢华享受。

而1000元的月入,属于下等工资了,相当于每天只有30多元的收入,这基本和低保在一个水平,可能清洁工、搬运工这些较为底层的工资收入都比这要高。

那么,你愿意吗?

可能不愿意吧。每天30块钱能干嘛呢?吃顿饭都很难吧?睡那么好的房子却没有生活品质,才不要呢~
但这种生活状态恰恰是现在很多大城市人们的样子,看似是高净值的中产以上人群,但实则过着消费降级的生活。

近两年常常听到“消费升级”这一说,但如果把眼界放宽一点,消费升级的现象并非是全民性的,它仅存在于少数跃层人群中,或是假装自己过得很好的“隐形贫困人口”之中。

对于大众而言,“消费降级”才是核心词汇,它是个中性词,并非是大家所认为的单纯的贬义。
依我之见,消费降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选择替代品

替代品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两种商品因为功能差不多,而可以互相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
拿净化器来说,blueair动辄就大几千块,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点小贵,此时,大家更愿意去购买品质差不多的小米净化器。

这就是替代效应,也算是消费降级的表现之一,但这种行为是合理的。

2、选择奢侈品牌中的低价商品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需要被满足,购买奢侈品牌就是释放虚荣心的直接方式之一。但是,当购买力不足以支撑高价奢品时,大家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大牌中相对低价的商品。

比如CHANEL,一个包就几万块,贵吧,但口红也就几百元,感觉这个手就剁得一点也不心疼了。

3、选择假冒商品

假冒商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冒充品牌,但商品本身质量没问题;另一种则是伪劣品,无论哪种,都属于违法行为。但这种违法却屡禁不止,而且这并不都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其中不乏一些消费者明知是假冒货,却依然选择购买的现象,为什么?

这也可以拿“消费降级”来解释,尤其是针对上述第一种假冒商品,冒牌货既挂了个名牌,又提供了廉价,看似是适用性和虚荣心的双收。

拿最近被诟病的拼多多来说,平台最初的目的是让用户通过拼团来享受更低的价格,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消费降级。

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冒牌货聚集地,8元一斤的宝宝奶粉、200元的iPhoneX、400元的大牌超薄电视等等,依然有大量的消费者对这些便宜货乐此不疲。

如果不讨论合法性,上述行为都可以被理解,毕竟刨除房产后,你的可支配资金也没几位数了。而这些消费降级,有些是你主动的精打细算,也有些是被动的省钱,好歹都算是有选择余地的事。

那么,如果遇到了既贵又没得选的事呢?

最典型的就是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和养老。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先不说学区房,但就教育学费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兴趣班、夏令营等等,每年的开支没有万把来块根本打不住。

医疗就更不用说了,性命攸关的大事,能佛系选择放弃治疗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大病,睁眼就是花钱,一天花个千八百,普通家庭根本耗不起。

养老看似离咱们还遥远,但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也是日渐凸显。最近总是看到一些新闻说,养老院的环境有多恶劣,老人发臭长虫了都无人问津,可怕又心酸。

这些坎儿都是你绕不过的,唯一能化解问题的方法,只有尽可能地积累财富。

当然,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赚钱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夜暴富的概率太小,大多数人还是通过工作来慢慢地堆积财富,然后用有限的投资理财方法,尽可能使得资产保值增值。

即便如此,你努力换来的那些财产,在风险面前也许还是不堪一击。所以,保险的保障功能,对家庭的现世安稳就尤其重要了,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你砸锅卖铁的可能性。

回到最初的问题,1000万元的房产也好,1000元的收入也罢,这些被打上价签的东西并不能给你的生活品质定性,幸福感和财富值不完全对等。

安排好现在,规划好将来,让自己的能力和欲望相匹配,就是你“愿意”的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