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的angel 于 2018-7-5 10:54 编辑 (一)人生要有设计思维 人生最美好的祝愿: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有多少人能具体描绘出美好生活的模样? 我喜欢美好的事物和向往美好生活,可我描绘不出我生活该有的样子。 “教你运用设计思维,过上梦想中的生活。”我被吴晓波频道售价0.1元人生指导课推广词吸引注了。 于是,这个课程成了我的囊中物。 感性消费的便宜课程往往在我的已购课程内睡觉。偶尔的机会我收听了这个课听,庆幸没有错过它。 我常在我工作和生活的那片土地上感慨,命运的虚无和神奇。 很长一段时间我像一棵浮萍,没有归属感,因为我从未想过会在这座城市定居。 人生也是。 没有具体的模样,怎能过上自己梦想中的生活呢? 因此人生需要设计思维。 (二)人生空白卷上的设计图 半年发生两起因中年压力和危机引发的自杀事件。一起今年6月份发生的万达女高管徐毓因工作压力而跳楼自杀;一起去年12月份中兴通讯程序员欧建新因公司裁员房贷二胎生活压力大而选择结束生命。 中年压力和危机已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得知事件发生的始末我们会焦虑,焦虑过后日子照旧。 在学习人生指导课前,我从未真正把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放在心上,并着手改变现状。 直到,我从这些课程里学到: 1、吴晓波说:“所有的青春都为中年做准备。” 青春除了不要偷懒,还要懂得积累和感悟。 有一天你会突然喜欢一些以往从来不会触碰的东西,比如喜欢看建筑师、设计师的文字,因为房子是建来让人住的,服装是裁出来让你穿的,合体舒服是第一要义。 日本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喜欢从老照片汲取灵感,他说自己有很多关于上世纪初人像摄影的图书,喜欢那里面人与衣服之间的关系,人们穿的不是时尚而是现实。 人到中年时,吴晓波对于这话慢慢体悟到了,所谓经验二字,经是经过的事,验是得到印正的事,都与实际有关。 你在世上每走的一步都算数,种何因,得何果。 2、我一点也不留恋这个时代里的普世价值观。 吴晓波说,中国处于一个创富激情的年代,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切以财富为标杆,所谓智慧、快乐与价值都似乎是可以被量化,而伦理、道德则成为一种可有可元的奢侈品,它们的底线往往可以被轻易地击穿。 他希望那些古老而又老套的价值观可以重新回来:我想如果徐毓和欧建新的人生有这么一堂课,那么他们会知道,这世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比如: 陪孩子上下学,陪爱人冒雨去看一场电影。 3、如何破解40危机? 30岁之前不断尝试和折腾,30岁之后以安身b立命为大方向,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找到立足点,成为领域小行家。 40岁的时候,如吴晓波建议: 在中年危机来临前,我会记得顺应时代,提前规划,好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让自己过得舒服点。 我会在循规蹈矩的工作里,问问自己:之所以不如别人,是不是不够离经叛道?可以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允许自己质疑一次“换一个方法试下怎样?” 在平凡的岗位里赋于自己工作的不平凡性。 比如成为一名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理财师! 给予客户广度的服务,有深度的方案,有温度的沟通。 (4)中年自画像 林肯说:人到四十岁就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了。 朋友圈里有个姐姐,45岁左右。看她晒以前的照片时,会有一种越活越年轻貌美的感觉。 陈果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我想人到中午,有一定的财产性收入,生活舒适,工作可控,心态平静随和,该是我想要的样子。 也许人到中年,还有更美好的样子,待我找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