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观点均为瑞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得出的个人看法,请客观对待) 2018年,连菜市场的大妈都在讨论买房。当全民买房的时候,就该考虑如何不做新鲜的韭菜了。 主流媒体认为:炒房致富的时代,基本终结了。这个观点,目前不知是否正确。判断不清的时候,要怎么办呢? 买不买? 一二线刚需,是时候着手上车。 房住不炒是今年的重点,m2持续走低,2018年房价大涨的可能性很小。但今年的二手市场比去年要大得多。以深圳为例,去年全深圳200万以下的房子寥寥无几。而今年,比比皆是!因为我一直有看房子,这个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他app多少都有虚假数据,看真实数据要看链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在去杠杆和房地产税的双重压力下,手下有多套房的人正在降低自己的风险。房地产税是必然会出炉,因为政府需要除了卖几十年产权之外,房地产提供的持续收入,但是怎样的形式,不能判断。 2018年,房价稳中微涨或微跌,大量二手房上市,正是刚需上车的好时候。而且有充足的时间给你挑选。 买什么房? 必须是住宅用地的70年产权商品房。 不要买公寓,虽然它便宜。产权一般40 50年,交易税费非常贵,几乎不怎么涨,不带户口等功能,水电按商用计费,且大部分公寓不宜居,无论是投资还是自助,买公寓请三思! 70年产权的住宅,总理发话了,到期自动续期。所以不是70年产权的,就不那么有保障了。 新房还是二手房? 看需求。 一般来讲,新房比二手房贵,交房时间晚,需要自己装修,周边配套一般要等两年,但是少了很多税,而且它新; 二手房,税贵些,但买了就能住,配套齐全,问题是可能有猫腻,原房东不会告诉你,比如周边晚上很吵之类的,要考察清楚。 如果你想买房出租,建议二手房,因为省心,买了就能租出去,也不心疼;如果要自住,可以买新房,自己好好装饰,过两年配套齐全了就很美好。 买在哪里? 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二线城市,或其他强二线。 不在以上城市的,我不建议买房,除非是刚需或换房。 人口是房价的支撑。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看,北上广深依旧是主角,未来人口都会集中在这三个主要区域,及其他强二线。虽然这个进程仍需十几二十年,但房地产交易也需要几年周期,所以现在就为未来做准备是好的。 且由于计划生育,人口断崖式下跌在未来几十年也是必然。因此选择一个有人口支撑的城市,是比较稳妥的。 同时,看城市经济,最直观的体现是平均工资,如果仔细看会发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平均工资都是全国靠前的。 选定城市之后,一般来讲,要涨就一起涨,但涨幅未必相同。具体买哪个小区,就要看规划(交通 经济),周边配套等等了。一般旧改附近,规划的高铁地铁附近,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我们选了旧改+地铁)。如果是自住,那么现在或未来生活配套是否齐全,是否学区也要看好。 花多少钱买? 个人认为月供不要超过总家庭月收入的30%;或不超过50%并手中有至少足够还贷1年的存款。 为什么?在深圳,我见了太多买了房子之后,一辈子不敢换工作的人了。房奴,不仅仅是压力,还失去了很多自由。上面的条件,是给自己的未来留下一点空间。 而且,万一的万一,房价跌了,经济不好,面临失业风险,你也不怕。其实中国房价不是一直在涨的,泡沫的破裂都是小范围的,比如之前的鄂尔多斯,去年的燕郊。小泡沫破一破,大面积的房价下跌发生的可能并不大。 看涨幅? 天花板/现价。 如果你买房的时候,希望利用首付加杠杆,实现一定程度的资产增值,你要看的是房价的天花板/现价。 去年,深圳的房子都买不起,于是我买了东莞。单价1.7万,根据附近深圳房价为4.5万起,可预估该房的天花板在2.5-3万。若我买在深圳,单价4.5万,预估房价天花板为6-7万。这个涨幅是差不多的,所以当时选择东莞也不错。 买房最重要的:需求! 我们买在东莞,而不是深圳。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东莞可以买大三房,深圳最多小两房,不能满足双方父母来度假或看娃或养老的需求,于是我们选择了东莞的大房子。 你可以为孩子买学区,可以为资产增长买在旧改附近或拆迁区,当然房子位置越好功能越多越好,但不能全达到的情况下,就满足最迫切的需求。 关于买房的几个标准就这么多想说,全是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若有不同看法,欢迎探讨。 公众号:瑞秋财记,发送 理财 时间 基金,送相关系列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