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长了30年,竟然不会说话?!

浏览:124 评论:1
2018-5-20 22:26:11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我负责的一个项目顺利完结,精心准备了PPT,领导审核没有问题后,让我向大家展示。尽管练了几遍,在讲解的过程还是经常忘词,台下也听得意兴阑珊。
可跟我熟悉的人都知道,我聊起天来很有意思,大家也表示我说话很吸引人,可为什么上台往往就失常发挥呢?

我的另一个同事,活干得不咋的,但每次汇报工作时,头头是道,连我听了都觉得好。结果没多久,那位同事升职了,我还在原地稳如泰山。

我是内心逗逼,外在高冷。在一些正式场合,总是怕自己紧张说错,也怕自己观察不来状况,经常是采用沉默的方式,也容易给留下不好相处、孤僻的印象。
记得上初中、高中时经常被古文所打动,尤其是《出师表》、《陈情表》,作者的话婉转如意,句句能深入人心,并且达到自己的目的。

许多机会白白浪费,皆因不会说话。

只要不是哑巴,每个人都会说话,有人话多,有人话少,有人“舌灿莲花”,有人“木讷少言”,有人说话如春风送暖,有人交谈如冬季严寒。
在讲究说话的年代,会说话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课程。
002324b8001e1abd53ad47.jpg


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欣赏,要修行。林语堂的《说话的艺术》,是一本很有趣的教你会说话的书,郭沫若为之代序。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作者认为“说话是一件难事”
1、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
说话就和我们穿衣、吃饭一样正常不,比穿衣吃饭还要频繁。
“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
2、说话不见得比写文章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跟不熟悉的人交流,或者是强迫自己社交的时候,就感觉到异常痛苦,很是耗费体力和心力。尤其是长期独居的情况下,似乎得了失语症,没有人说话也不愿意说话。去年的时候,喜欢上了写文章,竟然发现写文章要比说话容易。
在工作中也是,明明一个电话就能说清的事情,可我却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用微信或者QQ交流去解决。如果非要打电话,我则一拖再拖,最后硬着头皮匆匆几句交待完毕。除了必须要说的话多余的一句话也不讲。
我很是羡慕别的同事,在电话中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而写文章则比较自在了,随时可以删改,也可以等完全想通、想透后下笔。
3、拉长面孔不好,嬉皮笑脸也不行
作为大家,林语堂的文字很灵动,并且特别贴切。什么时候要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讲话,什么时候又要自由随便,拉近距离。
比如下属犯错,领导一般先是严厉地批评,这样才能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总结;然后领导往往又语重心常给予指导、安抚情绪。所谓的大棒加萝卜策略。
4、自己要乖巧
祸从口入,因此同样的意思表达出来要有技巧。什么是说话的技巧?
“我们把说话的技巧严加训练,使说话不要专门从正面去表现,可以从侧面、反面或是夹缝里去表现,这便是一种说话的技巧”
我认识一位女性长辈就很会说话。在以瘦为美的今天,看见胖乎乎的女孩子,大家总笑话人家是胖子。但这位阿姨每次跟她父母打招呼都说,这孩子身体真好。女孩父母也开心,女孩子也自在。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