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每月500块生活费,算不得多,加上骨子里蕴藏的买买买属性;于是从大二就常接兼职,赚点小钱,可以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年轻时为了赚钱,还算能吃苦。 诸如死等1块钱的公交车,只为比空调车省1块钱车费;兼职途中赶时间午饭用两肉包代替,既省钱还管饱;逛超市选择夜市时间,同样的熟食区域商品只需要5折就能买到等等。那时,果断是慢兔体重最轻(身材最好,如果还算有身材的话)的时候,可惜只是曾经。 然而事件的发展并不是一如既往的艰苦朴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某一天自我认知说没必要那么苦自己,反正钱挣来就是花的时候,果断开始了对自身欲望的助涨。 看到喜欢的买,看到优惠打折的买,心情好了买,心情不好需要排解更是买买买。所以在各种理性的,情感的消费中,消费自觉不自觉的进行了升级。 早上为了多睡5分钟,愿意花5块钱坐小黑车到地铁站,即便走路只需10分钟;看到各种喜欢的更觉不买就是亏了,惯性双数购买;原来冰棍吃两三块钱的就好,现在觉得价格高的真的有价格高的道理,一分钱一分货。 在这样思维的引导下,月度消费无形中提高了不少,结余更是每况愈下;直到在跟周围伙伴交流时发现,跟自己同样经济状况的伙伴,每月花销竟然不到我的一半,顿时发现,自己好多的消费升级都显得毫无道理,更觉省钱才是核心。因此开始了生活打折之旅,积极寻求消费降级之道。 降级点一:能走路不坐车,能公交不打车 表妹曾经是一个出门就打车的人,每当家人教育其浪费时,她都会理直气壮的说,我是扁平足,走路脚疼。这时,旁边的我听得是一脸莫名,说的好有道理竟让人无力反驳。 虽然曾经我也偏好打车出行,即便15分钟的路程也不愿走路偏好开车;但架不住猛然有一天开窍。发现走路比坐车好,省钱不说还顺带锻炼身体;坐车比开车好,即便花费时间多一些,但可以利用通勤时间做一点小时,即便只是打瞌睡,开车你不敢吧。所以慢兔的第一个消费降级点体现在日常的通勤方式,健康省钱,力推。 降级点二: 能打折不原价,团购和拼的便利 上周末参加某讲座,会后决定请两位同学吃饭,加上慢兔一共3个女孩儿,打车去到附近商场,因为是临时起意,到商场已临近饭点。所以为了不浪费等候时间,直接瞅着哪家人少去哪家,最终一顿饭吃掉300+。 当然也有朋友会说不算多,但在我认知里,如果提前做攻略的话,这个300+可以吃到更好的东西,或者同样的东西可以花更少的钱(一份酸菜鱼80+我会说)。 所以在目前消费时,我自己是极力主张过打折的生活,享受团购和拼的技巧,帮我们用更少的钱享受同样的生活品质。手机中常备美团,大众点评,口碑等APP,绝对吃货必备。 来源:微信公众号“慢兔财栈”(ID:mantu517) 作者:老慢兔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