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这让我想起中学时一篇古文中的一句话: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这句古文强调的是你的行为选择,做或者不做。 而本书强调的则是你的思维选择,想或者不想。 简单说,这本书是一篇世界级排名第二的演讲稿; 复杂说,这本书是一次富有哲学意味的思维启发。 这本书文字不多,但是却能让人思考很多。很有趣味性的图解让你更容易被带入,书中的各种实例都直指你自己的真实生活。你在不断点头赞同作者的描述和观点的同时是否真正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呢? 书中的开头用了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生命中最明显、最普通、最重要的关系,往往是最难发现、最少谈论的。 这让我想起来一件事,爸爸说几十年前我们有个本家的亲戚,学习成绩是当时全村最好的,时常被大人作为天才或者“别人家的孩子”来标榜。但是,别人说起他来,总说他是个怪人,因为他自己一没事儿就总爱寻思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的思考,在当时根本没有任何人去谈论,谈论这种问题的人都是怪人。正常人都是这么觉得。 所以,作者华莱士说:人文科学教育并非知识填鸭,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思考! 那么,现在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了,思考人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吗?我不敢肯定。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思考的回答,比如:我们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上大学?读完大学又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工作?我们为什么养孩子?等等等等......很多为什么,在网络上都有了很好的答案,我们赞同,我们信任,但是我们仍然日复一日地生活着,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这些回答并未真正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是给了我们一些禁锢,让我们去相信了那唯一的答案,让我们由一种默认模式转变成另一种默认模式。 所以,华莱士说:我们鼓励相互包容,鼓励信仰多元化,因此,我们绝不会断言某个人的理解是正确的,而另一个人的理解是错误的,或是不好的。 所以,华莱士又说:让我们少些自大,多些对自己和自己所确信之事的“批判意识”......因为,有许多我不假思索便确信的事,结果却是大错特错的。 学习思考,其实就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 思考不局限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不是只有“人生意义”才值得去思考,“一日三餐'同样值得。因为:你可以决定自己以任何视角去看待事物。 举个例子: 我个人饮食口味偏清淡,结婚后,爱人一直迁就我,所以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然而有了孩子之后和公公住在一起,每天的饭由公公来做,而他是个重口味。开始的时候,我的每一天的每一顿饭都觉得心里不舒服,第一是因为饭菜太咸,第二是因为觉得公公有点自私没有按照我清淡的口味去做饭。并且多次沟通无效。后来,慢慢的我也就吃习惯了他做的饭,再吃清淡的又觉得没味道不好吃。 突然,我就意识到极度自私的是我自己。我就是华莱士口中”如帝王般独一无二的自我中心“者。为什么非要别人迁就我我才会开心?为什么我不能试着去理解别人?公公每天做饭已经很辛苦,还要帮忙照顾孩子,如果还要每天吃着自己不喜欢口味的饭菜岂不是他也很痛苦。 华莱士说:很多事情取决于你思考问题和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像这样细微琐碎、令人厌烦的无聊破事,正是你做出选择的时机。 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不够自觉自律,困难是因为我们不够专注,不够努力以及真诚地关心他人。我们没有以无数琐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人牺牲奉献。也就是,我们没有拥有书中所说的真正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思维的自由,信仰的自由,我们都没有! 所以,面对所有的不满和困难,应该如何思考,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让事情变得顺畅和简单?这大概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理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