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陌上寻梅 于 2017-5-31 09:48 编辑
导读 话说离520表白日已经过去了十天,而我今天才发上来一篇腻歪歪的文章,说明我的拖延症有多么厉害! 媳妇,我这个月的公积金到账了。 各位看官,没错,这就是我家时常会上演的一段聊天内容,也是我家涉及钱财时的聊天模式。哦,先申明一下,我们因为买房,公积金办理了每月提取,到账之后就可以自由支配。
在我家,我被先生委任为财务总管,他也乐得当甩手掌柜,因为他根本懒得管钱,对于家里的任何消费行为也都没有异议。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迄今为止都没有在钱财上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 我们对于钱的管理模式,请各位备好茶水,且听我一一道来。 1 婚前 我俩是同一届的大学校友,毕业时一起出来工作。那时候我们自己各管各的钱,平时有个约会有个消费也很随意,两人随性而为,你掏这次,我掏下次,没有刻意在意过。我俩工资透明,收入来源也很单一,就是每月的死工资。
当时我只会银行理财,每个月会把剩余的钱都存成定期。也会拉着他去银行办好网银,进行每月定存。当然,密码啥的我也都知道,因为他老忘,隔三差五就得去银行重置密码,其实那时候他就一张工资卡,就网银,交易,查询三密码他都能倒腾忘光光,当时我也是很无奈的,只想敲开他脑瓜子看看里面的脑回路是什么。后来我让他密码改成跟我规则一样的,他记不住了,我再告诉他,所以他有多少钱我一清二楚。 当偶尔有别的收入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收入时,我也乐意去银行存个定期存折,因为能具体看到每条的明细。先生也一样,当有这种情况时,就被我拉去银行开一个存折。 那时候长辈偶尔给的压岁钱啊,见面礼啊,都被我这样存起来了。有时候先生给的过节啊,约会啊等费用也被我这样存起来了,婚前虽然不会问他要钱花,但是他执意要给的话,我也不会特意推辞,这样存起来之后,再给他看看存折上的条目,表明我更注重这笔钱的意义。哈哈,原谅我的财迷小趣味,那时候只会存定期。 2 婚礼进行时 结婚时,我们也没有因为彩礼钱啊什么的闹过别扭。我父母只想着说我俩自己把日子过好就行,隔得远,他们也管不着我们,彩礼不彩礼的无所谓。我自己也觉得无所谓,觉得需要的都可以靠自己赚取。 我记得公婆给了一万块钱买首饰,在婚礼上改口时双方父母各给了一万。婚礼时收的红包是公婆的关系我们就都给了公婆,我们只留下了我们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的。 婚礼举办完之后,我把这些礼钱也分批存进了一本存折,将它作为我们小家的小小的启动资金。婚前存下来的钱也都汇聚到了一起。那时候还没有明确的储蓄目标,只是简单的想着能多存一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3 婚后 婚后的前几年,我们还是采取婚前的处理模式,储蓄各存各的,放在各自的卡上,但是资金透明,消费一起承担。
直到后面我们举债买房,把所有的资产都凑一起清零之后,我开始学习理财,就慢慢把先生的钱都聚集到了我的卡里。每到发工资或者有其他收入的时候,他就告诉我,我就登录他的网银,把大部分钱都转走,给他留下生活费。当然,有额外消费或者钱不够花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再转给他。 这样把资产汇集到一起之后,我用记账软件统一管理,保证家庭资产额的正确性。转给他的每笔零花钱都记一笔支出,不管他的消费细节,我能对上帐,他也不用每次消费都给我报账,更不用记账,每次还有钱花,所以更加愿意做一个甩手掌柜了。哦漏,你现在要问他家里有多少存款,他是不知道的,因为他转眼就忘了。 当然,也不能完全不让他参与家庭的财务管理,每个月月底,在盘点完收支之后,我会颠颠颠跑去找他,让他看看这个月的消费情况,一笔一笔的记账都一清二楚,每次他都会很惊讶,啊,这个月花了这么多?后面他要买什么大件东西,就会先询问我,媳妇,你看看,我想买个啥,你看合适么?我会划拉一下账本,告诉他,可以买还是先不能买得等一等。 所以记账是解决家庭财务状况的一大好方法,两人都对花费有大致了解。我也会偶尔在他耳边叨叨这个月的存钱目标,月底时他偶尔也会问问我有没有完成目标,这样也能一起使劲攒钱对不对。
我和他相识于2005年,谈了六年多的恋爱,入围城也将近七年,回想起我们走过的这些年头,我们就是在慢慢储蓄,慢慢实现家庭财务目标。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富,还有什么比这更实际的事情呢? 最后 很多时候,先生都会向我抱怨,说我几乎没有跟他说过啥情话,连一句“我爱你”都吝啬说出。好吧,我就是这么腼腆的孩子,自有我表白的方式。 来源:个人原创 作者:陌上寻梅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