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小影子买火车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难题:差不多时间出发的两趟火车(前后差5分钟),一趟是高铁,全程用时35分钟,票价34元;另一趟是空调特快,全程用时51分钟,票价14元。——后者比前者晚21分钟到站,票价差了20块,选哪个?
20块钱,不算多,实际上我也没有纠结很久,不过觉得这件小事挺有趣的,体现了一种消费习惯,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时间价值不同,选择不同 小影子的爸妈都退休了,如果是让他们来选择,不用考虑,肯定是选特快,甚至有时候,便宜的比贵的慢一个两个小时,也会选择便宜的。理由很简单:反正早到了也没什么事情,慢点就慢点了。 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比如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多半会选择买高铁,到了目的地可能还要工作,能早个20分钟也是有点用的。 不同的选择,原因是:接下来“有事”还是“没事”,换句话说,就是节约下来的时间要用来干嘛,能不能创造价值。 怎么给时间“定价” 大多数人都认可时间是宝贵的、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也才有了“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但是,商业社会里,每个人的时间却并不是同样“值钱”。收入低的时候花时间挣钱,收入高的时候花钱买时间。所以,时间对于收入不同的人来说,价值不同。那么,我们尝试用单位时间的收入,来给时间定个价。 时间的流逝是没办法改变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选择做了A,就不能做B,那么A和B选择做哪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重要性、紧急程度、个人爱好、可能带来的收益……排除其它因素,我们只考虑比较容易量化的“可能带来的收益”,做了A而放弃了做B,做A的这段时间的价格就是做B能带来的收益(它有个名词叫“机会成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没有那么明确的A和B的选项,或者两者其中之一是“休息”,很难去量化价值(休息可能能提升后续工作的效率甚至延长寿命,但是无法量化)。或者,每次都要去对放弃的那个选项做一个可能收益的预测也很麻烦。那么,我们可以用“一般收入”,来确定自己时间的价格: 工作收入/工作时长=时薪。 工作收入:指的是我们需要花费时间去赚取的收入。我们常说的“被动收入”,如果是很纯粹的被动收入,比如国债利息、房租利息等,因为所花费的时间很少,就不建议纳入“工作收入”中。而如果是以炒股炒基金为生的专业投资人,那么他们这些投资的收益,就应该是他们的工作收入。 工作时长:全职和兼职的总的工作时长。时间统计是有点困难的,所以估计一个大概数字就好。 举个例子 假设小影子每月收入2万元,其中有0.3万元是被动收入,那么工作收入就是1.7万元;工作时长分两部分,上班的8小时和每天下班后平均3小时,那么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差不多是8*22.75(双休)+3*30(周末也就干3小时)=272小时。小影子的时薪=17000/272=62.5元。 回到最初的问题,21分钟省20块,我要不要为此选择特快车?用这个数据比一比就知道了,节省的钱相当于每小时20/21*60=57元<62.5元,选择特快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 消费心理影响很大 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市场中人人都是理性人。也就是说每个人在面临这个买火车票的问题的时候,都会经过一番计算对比,最后做出选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做决策的时候,经常受到各种习惯、观念、心理的影响。就比如我那天并没有买高铁,而是选择了特快。细究原因:穷习惯了,觉得在火车上多坐20分钟,并没有什么不能忍,这20块省起来还是相当轻松的。 有人说:不舍得的就是买不起。一开始,我无法理解。当我月入三千的时候,一件四五百的衣服,我并不是买不起(经济上可以支付),但是我不会买,因为我不舍得。这明明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我想,我就能买啊!但是事实上,在我收入翻了几倍之前,我就算很喜欢,“想”买,大多数时候也会说服自己放弃。这不是经济上的无法承担,而是心理上的。 怎么破?多赚钱呗~ 结束 做个小调查,如果是你遇到这种多花21分钟省20元的情况,你会怎么选呢? 关注我哟❤ 我是小影子,略懂金融、略懂管理、略懂财会的斜杠青年。摸索着进行投资理财五六年,分享一点心得,给跟曾经的我一样是理财小白的你。 点击下方收藏和关注,第一时间接收各种干货。
作者:小影子攒钱记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