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学习]

养老金18连涨!来算一下:退休后,我们能拿多少退休金?

浏览:354 评论:0
2022-2-16 16:25:36 来自生财有道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英子001 于 2022-2-16 16:25 编辑

有时刷视频时,我常常会看到有人在晒自己第一次领到的退休金金额。

这类视频也往往会引起所多人关注,因为评论区全是在问,领到这些退休金,之前交了多少年社保?

大多数人只知道社保要交满15年才能领,而且是交得越多,退休金就拿得越多。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退休后到底能拿多少退休金?

每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所在省份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都不同,所以,别人拿到的退休金并不能作为自己今后的参考。

其实,自己今后能拿多少退休金,自己随时就能测算出来。

10.jpeg

下面,针对上班族,我详细介绍一下个人养老金的测算方法,看了这篇文章后,你也能算出自己今后能拿多少退休金了。

养老金构成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我们想要知道自己能拿多少养老金,只要把上面公式中的3项算出来即可。

1、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上面公式中,“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怎么取数呢?

如果是本年就要退休了,直接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就能查到上年度参保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还要好些年才退休,如何测算你退休时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呢?

这就要预估了。

方法就是,把当地前面几年的平均工资找出来,据此测算当地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用这个年增长率去推算到你退休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

一般情况下,社会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3%~4%左右。

7.jpeg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又是怎么回事?

说简单点,就是个人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的一个比值。

国家有规定,这个比值只能在0.6与3之间取数。

很多私营单位为了少缴社保,都是按当地最低标准给员工交社保的。

这个最低标准,说白了,就是公式中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0.6。

我们来举个例子。

张女士和李女士在同一城市上班,该城市2021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为7200元,俩人社保缴费年限一样,都为25年,今年2月满50岁,准备退休。

张女士在国企上班,单位按当地平均工资的200%为员工交社保,“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为2。

退休时,张女士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为:

7200×(1+2)÷2×25×1%=2700元

李女士在小型私营企业上班,单位一直按当地最低标准为员工交社保,“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

退休时,李女士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为:

7200×(1+0.6)÷2×25×1%=144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指,缴纳养老保险时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

这个数据很好查,在支付宝里就可以查到我们每个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发月数”与退休年龄有关,具体如下表。

Screenshot_20220213_222825.jpg

目前我们只要记住表中的3组数据:

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
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
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还是以上面张女士与李女士为例。

张女士由于缴费基数高,退休前查到“个人账户储存额”已达到16万。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160000/195=820元。

李女士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为6.5万。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65000/195=333元。

3、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我们国家的养老政策是逐渐完善的。大概在1993年之前,职工虽然参加了工作,但那时却没有缴纳社保的年限。

所以,在那之前的工龄就算作“视同缴费年限”来计算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有些复杂,而且1993年后参加工作的,基本上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所以,该篇文章就不写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了。

文中的张女士和李女士都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

85.jpg

下面我们来看看张女士和李女士最终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张女士:2700+820=3520元;
李女士:1440+333=1773元。

我们看到,缴费基数不同,哪怕在同一个城市,最后拿到手的退休金也是相隔千里。

最后要提醒的是:养老金每年都会涨。
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退休时能拿一份养老金,最起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所以,养老保险还是缴纳得好。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