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做“投资”是正确的吗?

浏览:166 评论:3
2021-3-28 02:57:35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自古以来,我们以前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养儿防老。仿佛生儿育女就像投资一样,先在自己壮年有劳动力的时候,先养儿育女。类似当成一项投资。等自己老了,病痛多了,干不了活了然后就会有子女照顾。然后就可以安享天年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广大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是以农耕生活为主,劳动力就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家里人多的,产出就会多。人多好办事。
微信图片_20210328025014.png

  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当我60~70岁高龄的时候,要是早年没有养育一儿半女的话,腿脚不利索,行动有些不便,想着出门晒个太阳,想着出去太麻烦了,拄着拐杖出去,楼下台阶不好下去。出去要是起风了,老寒腿又痛了。遂得作罢。能少出去就少出去吧。等我生病了躺着病床上,看着老伴同样颤颤巍巍的在医院跑前跑后,我心里也不好受。等老伴走向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就想着剩自己一个人了。孤零零的,要是等我自己走向极乐世界了,谁会发现我留下的这一身臭皮囊呢?

  于是养儿防老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想到无儿无女,等自己老了的时候的凄凉状态。养儿育女的观念就更加的深刻。于是乎把孩子当成一项投资,把自己多年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给孩子当中去。让自己晚年不至于这么凄凉。
微信图片_20210328024947.png

  古代孩子成年只需要到14岁。就可以下地劳动干活有产出了。只需要投入14年就可以有回报。并且付出也不需要太大的成本,给口饭,饿不死就行。病了就请个江湖郎中。但是到了现在,社会越来越好了,随着教育制度的普及。养儿防老的投资的年限不断的被拉长。幼儿园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出来有产出已经到了22~23岁了,产出年限被拉长了10年,付出的成本也是与日俱增。投资回报率也是越来越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增加,生育率是越来越低,可以参考日本老龄化的进程。

  在现代社会把养孩子当成一项投资可行吗?从我多年的投资角度来看是不可行的。投资讲求的是低成本,高产出,用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效益。首先在现代社会,养儿育女付出的时间,精力,财力都是相当庞大的。造成付出的成本较高,还得持续的付出,中途不能中断。一旦中断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多年的付出就要付之东流。很多人还不能还好的理解,打个比方,你把孩子当成投资,孩子生个大病,能治愈但是花费多。你能说医药费太高,不医了吗?
微信图片_20210328025343.png

  说完成本,我们说产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用了22~23年的时间。你投资了20多年,孩子毕业要上班了,要收回成本了吧? 孩子上班一个月4000~5000工资,又要租房又要吃喝公交,能存个1000你都烧高香了,还没有你一天基金亏的多。怎么给自己产生收益?等到了26岁以上了,孩子还没有结婚,你又着急要帮孩子张罗婚事了,又得继续投。孩子成家后又说自己有个家了,生活压力太大。就没钱给你了。得嘞。没收益了。投资了近30年了,还没有见到收益。
  以上的例子很熟悉吧?这种投资算投资吗?投资不是每年要有个投资回报的吗?只有支出没有回报的投资还算投资吗?所以把孩子当投资肯定是不可行的。
  把孩子当成投资的例子,在身边就有一个。一个朋友的家庭就是这样,他父母把孩子当成一项投资。养育长大成人后就不断的索取回报,有个5000工资,得要求收回2000。50岁不到就想着退休什么都不做。结果就是生活压力大。逼的太狠,目前几个子女已经决裂。
微信图片_20210328025500.png

  把孩子当成投资肯定是不行的,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是要投资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成投资。就是要我们经常说的,只有无心插柳柳才能成荫。投资孩子,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孩子,不求回报的投资。投资孩子的兴趣,投资孩子的能力养成,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你才能收回投资。甚至成倍的收回投资。一味的要求回报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句话叫做父母不慈,儿女不孝。要是把儿女当成挣钱工具,跟地主压迫长工有什么区别?地主阶级已经被打倒很久了哦!
微信图片_20210328025605.png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你仔细想一想,你自己愿意被当成一项投资挣钱的工具被压迫吗?

一句总结:要投资孩子,不能把孩子当成投资。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