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想花258元买2本书……你同意吗?

浏览:232 评论:11
2019-2-23 11:13:43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寒假结束之前,带娃去了趟上海科技馆。在那里,娃看到了会弹钢琴、会下棋、会拼魔方的机器人,看到了各种动物标本(尤其是他喜欢的黑背胡狼和山地狼),还看到了活的蓝岩鬣蜥(之前他只在电视上看过,因此很激动)……玩得非常high。


正在我们准备离开科技馆的时候,娃忽然发现,一楼大厅在开展科普活动,有工作人员通过游戏的方式给小朋友们讲解科普知识,娃便兴致勃勃地去参加了。


科普活动临近结束时,工作人员向在场的小朋友们介绍了两本立体书。这两本书是科技馆设计制作的,关于动物的科普书,打开书会有立体的动物和生境的图片,还是挺吸引眼球的。


娃本来就喜欢动物,又处于玩得很兴奋的状态,立刻就被这两本书吸引了,于是向我和队友表示,想买这两本书。


不过这两本书的价格很贵,在打完折以后,两本书还要258元,因此我跟队友没有立刻答应娃,而是带着他去看了看样书。


拿到样书,娃草草翻了一遍,便继续对我们说想买。我却渐渐坚定了不买的念头。

这本书就是形式比较新颖,是立体书的形式,但是内容很少,也很浅,感觉比较适合3~6岁的宝宝,而我娃已经比较大了。相比于家里买过的多本与动物有关的书(比如《猜猜谁会赢》、《蓝色星球II》、《自然世界》、《动物童话百科绘本》……),内容实在太少,并不值得为此花掉258元。按照我对娃的了解,娃那么想要这两本书,更多地是受当时那种“氛围”的影响(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头脑一热的时候会特别想要某种东西,买回来后就觉得没意思了)。


因此,我带着娃在手机上查了下以前买过的书的定价:他很喜欢的《蓝色星球II》内容非常丰富,定价只有168元;跟那两本书形式比较类似的科普翻翻书《揭秘农场》,定价只有68.8元;打完折后,还会更便宜。有了这样直观的对比,娃也意识到,那两本书的定价不合理。


“更重要的是,那两本书中的内容,家里的书里都有了”,我对娃说:“如果那两本书真的很棒,里面有很特别的、其他书里都没有的、很有价值的内容,那么,哪怕是358元,458元,我们也可以考虑买。但是那两本书并不是这样的,你自己也翻了,里面内容很少,对吗?”


娃表示同意,于是我们达成一致,不买这两本书了。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他们觉得喜欢的东西,便会想买,很少会去考虑其他方面。我们要慢慢让他们认识到,钱是有限的,不可能买完世界上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就算能买完,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你不可能享受所有的东西。因此,必须要学会做出选择


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成本。成本是你为了做一件事所付出的最大代价。做每件事都是有成本的。同样是258元钱,买了这2本书,就买不了机器人玩具或是新书包。那么“机器人玩具”或者“新书包”就是你买这2本书的“成本”。因此,在花出一笔钱之前,不妨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再决定要不要花。


在我看来,“教会孩子如何花钱”是比“舍得为孩子花钱”更重要的事。这样,他们才能成为金钱的主人。希望这次逛科技馆的小插曲,能让他对于“如何花钱”这件事,增加一点点了解:)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